明輝手游網(wǎng)中心:是一個免費提供流行視頻軟件教程、在線學習分享的學習平臺!

Intel/AMD恩仇史:50年過去還在爭

[摘要]優(yōu)酷是由古永鏘在2006年6月21日創(chuàng)立 。2006年06月21日正式上線。優(yōu)酷現(xiàn)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(yōu)酷事業(yè)群下的視頻平臺。目前,優(yōu)酷、土豆兩大視頻平臺覆蓋5.8億多屏終端、日播放量11.8億...
優(yōu)酷是由古永鏘在2006年6月21日創(chuàng)立 。2006年06月21日正式上線。優(yōu)酷現(xiàn)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(yōu)酷事業(yè)群下的視頻平臺。目前,優(yōu)酷、土豆兩大視頻平臺覆蓋5.8億多屏終端、日播放量11.8億,支持PC、電視、移動三大終端,兼具版權、合制、自制、自頻道、直播、VR等多種內(nèi)容形態(tài)。業(yè)務覆蓋會員、游戲、支付、智能硬件和藝人經(jīng)紀,從內(nèi)容生產(chǎn)、宣發(fā)、營銷、衍生商業(yè)到粉絲經(jīng)濟,貫通文化娛樂全鏈路。

近期硬件方面最讓人興奮的消息,應該就要說是近期發(fā)布的AMD Ryzen處理器了,作為AMD今年的大招,在早期泄露的信息就表明Ryzen性能相當出色,價格大幅低于英特爾同類產(chǎn)品,這意味著AMD“前景光明”。

在美國當?shù)貢r間2月21日,AMD正式揭開了Ryzen的神秘面紗,初步規(guī)格、性能、價格。正式的消息證明了Ryzen的強勢與驚艷,Zen架構實際提升幅度高達52%,而價位比競爭對手低廉不少,這對于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。

不過對于英特爾來說,恐怕就是讓人擔憂的事情了。早起就已經(jīng)預感到Intel一定也會采取各種措施來回敬這個老對手,果然在Ryzen處理器的強大性能與低廉價格前,Intel最終坐不住了,上周末Intel為針對Ryzen系列,將自己產(chǎn)品全線降價,最高達2000元 。

Intel/AMD恩仇史:50年過去還在爭

說起Intel和AMD,這已經(jīng)是一對兒近五十年的老悲喜冤家了。Intel與AMD的競爭似乎從他們成立之初就已經(jīng)注定。

1968年,Intel公司成立,隨后1969年,AMD公司開始正式營業(yè)。兩家公司的“斗爭”由此開始。而談起它們,就不得不先提另外一個早年的傳奇巨頭公司“——仙童半導體公司”。 曾經(jīng)是世界上最大、最富創(chuàng)新精神和最令人振奮的半導體生產(chǎn)企業(yè)。

Intel/AMD恩仇史:50年過去還在爭
Intel與AMD創(chuàng)始人都來自早年的傳奇巨頭公司“——仙童半導體公司”

仙童半導體公司創(chuàng)立于1957年,創(chuàng)始人是鼎鼎大名的“晶體管之父”肖克利博士,當年的電子領域的年輕才俊們都受到肖克利名氣的吸引,紛紛進入這家公司,使這家公司英才濟濟。最著名的就要說被肖克得博士以及后世人們稱為“八叛逆”的幾位天才人物。其中“八叛逆”中的葛羅夫(A. Grove)和戈登·摩爾(Gordon Moore)就是之后英特爾公司的創(chuàng)始人之一,戈登·摩爾更是著名摩爾定律的提出者。另外AMD創(chuàng)始人杰里·桑德斯(Jerry Sanders)同樣出自這家傳奇公司,銷售出身。

Intel/AMD恩仇史:50年過去還在爭
“八叛逆”照片

早期的Intel與AMD市場策略 Intel先發(fā)頭籌

最早的時候,英特爾并不是依靠處理器來起家,而是通過記憶體打開了市場。這也是摩爾給英特爾的第一個方向,早期業(yè)界使用的磁圈記憶體雖然原理簡單但工藝非常復雜,機器難以生產(chǎn),需要手工制作,成品的質(zhì)量不太好,而且體積非常大。摩爾就想著用三極管的原理來制造記憶體,于是英特爾當時生產(chǎn)的記憶體要比磁圈記憶體存儲量更大,體積小非常之多,并且制造成本也要低。全面的技術優(yōu)勢之下,市場選擇可想而知,英特爾也隨之成名。這也讓1968年成立的英特爾,到1969年就獲得了盈利,并且在此后的絕大多數(shù)年份中都能夠保持盈利能力。一直保持著作為技術的創(chuàng)新者,以技術發(fā)展為導向的公司。

而AMD由于自身實力不足,選擇了以市場為導向,通過模仿以及生產(chǎn)能力,憑借質(zhì)優(yōu)價廉的產(chǎn)品努力成為各類產(chǎn)品的第二供應商。

Intel/AMD恩仇史:50年過去還在爭
1971年,Intel研制的4004成為世界第一款商用的微處理器,對于日后電腦的發(fā)展意義重大。

Intel/AMD恩仇史:50年過去還在爭
采用了4004處理器的Busicom Unicom計算器

1978年,Intel推出了8086處理器,同時也是史上第一款x86處理器,就是它,最終成為了個人計算機的標準平臺,成為了歷來最成功的CPU架構。

Intel/AMD恩仇史:50年過去還在爭
IBM公司使得Intel和AMD兩家公司首次合作

1982年,為了成功拿下IBM公司的訂單(同為藍色商標,同樣是I字開頭,IBM的歷史要先于英特爾。英特爾的騰飛,其實也和IBM有關),Intel和AMD兩家公司首次合作,并在IBM公司的要求下,AMD獲得Intel授權,成為其8086、8088芯片的第二供應商,并根據(jù)Intel的設計和微代碼制造了80286處理器的克隆體“Am286”。在這段時間,可以說是AMD與Intel難得的蜜月期。這個商業(yè)行為讓兩家公司同時受惠,更成就了之后的AMD,讓他得到了發(fā)展的空間,并有了日后對抗Intel的資本。

時光推延,隨著286 、386的不斷推出,特別是到486的時代,象征著真正處理器的時代的來臨,它加入了FPU與倍頻器。漸漸的x86體系開始雄霸民用微處理器市場,而IBM只有在服務器市場堅守著自己的領地,Intel事業(yè)如火中天,一躍成為與微軟齊名的PC巨人。

蜜月終止 Intel圖窮匕見

在這中間,1986年,Intel取消了與AMD之間的授權協(xié)議,終止了兩家的蜜月期,并拒絕透露386處理器的技術細節(jié),按照當時的協(xié)議,Intel和AMD的合作關系是交叉授權的模式。但是后來,Intel單方面拒絕了AMD提供的“籌碼”一場法庭上的撕逼大戰(zhàn)在所難免。1987年,AMD以違約為由一紙訴訟將Intel告上了法庭,Intel隨即反告AMD侵權(涉及Intel的287 FPU)予以還擊。此后,AMD再告Intel壟斷市場,而Intel再次反訴AMD侵權(涉及AMD旗下的AM486 IP)。

雙方展開了長達八年的法律大戰(zhàn)。盡管最終AMD取得了勝訴,但AMD也在因此失去了CPU發(fā)展的黃金時期,長期活在Intel的巨大陰影下。

Intel/AMD恩仇史:50年過去還在爭
1993年,Intel一改以往的產(chǎn)品命名方式,對于人們認為該命名為586的產(chǎn)品,注冊了獨立的商標——Pentium(奔騰)。也讓AMD意識到,必須走一條新路的時刻到了。

AMD自主研發(fā) K7(Athlon)成功反超

直到時間推進到1996年,AMD發(fā)布K5處理器,與Intel Pentium真正的展開了競爭,這也是AMD第一款自主設計的處理器產(chǎn)品。較之Intel Pentium,K5在技術上更為先進,不過也不無缺點。它特別吸引人之處在于它是采用RISC內(nèi)部架構,會在執(zhí)行x86指令之前先譯碼為微指令。因此K5難以達到高主頻,而其FPU也是一項弱點,不過在一般使用時,K5的效能稍優(yōu)于Pentium。

1997年,AMD再推新品K6,1998年,AMD發(fā)表K6-2,1999年推出K6的第三版本K6-III。

不過真正讓AMD打響翻身仗的是下面這款產(chǎn)品的出現(xiàn),也是它帶動了AMD反超了Intel。那就是K7-后來更名為Athlon“速龍”。這款產(chǎn)品出現(xiàn)的時間同樣是1999年,這顆處理器擺脫了先前型號的缺點并終于擁有名符其實的FPU-事實上還優(yōu)于Intel的FPU。Athlon是當時最快的x86處理器并擁有許多強項,包括高速FSB(用于第一代Alpha處理器中的EV6)與高性能表現(xiàn)。同年,AMD搶先Intel跨過1GHz頻率大關,走到了1016MHz。

Intel/AMD恩仇史:50年過去還在爭

接下來的幾年時間,就是Pentium與Athlon的斗爭,1999-2003年初,AMD與Intel展開爭鋒相對的拉鋸戰(zhàn),也是DIY市場的黃金歲月,在那個年代,超頻是提升整機性能最直接的方式,AMD走性價比的“雷鳥”與“毒龍” Intel走高端的“奔3”與“奔4”,AMD因此積累了大批量的忠實用戶,成為Intel霸業(yè)上強有力的競爭對手。

接下來AMD發(fā)起了一系列的技術攻勢,在Intel推出奔奔騰4在主頻上與AMD拉開距離后,AMD極力宣傳CPU效能概念,在穩(wěn)住市場的同時還概念了消費者盯住主頻的消費習慣,為以后的發(fā)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。

2003年,AMD首先提出了64位的概念,打了Intel一個措手不及。當時64位技術還僅限于高端服務器處理器產(chǎn)品,在民用領域推行64位技術,使AMD第一次作為技術領先者在競爭中取得主動。Intel當時十分肯定地說,64位技術進入民用市場最少還要幾年時間,但是1年后,面對市場趨勢不得不匆忙宣布推出64位處理器。

在這次64位的比拼中,AMD無論在時間還是技術上都占有明顯優(yōu)勢,可惜天公不作美,由于微軟公司的拖沓比預計晚了一年半的時間才推出支持64位的操作系統(tǒng),而此時Intel的64微處理器也“恰好”上市了,AMD得到了一片叫好聲但是“票房”慘淡,所幸AMD也許早料到了這一點,其向下兼容的64位技術在32位應用中性能不俗,沒有落得更大遺憾。

在64位沒有取得先機的Intel,在雙核處理器上再下文章,領先AMD一個月推出雙核產(chǎn)品。AMD現(xiàn)在早已不是當初那個跟在人后的小公司,在推出自己的雙核產(chǎn)品后,拋出了真假雙核的辯論。

Intel提出鐘擺計劃 Core 2橫空出世力挽狂瀾

但AMD的好日子并沒有延續(xù)太久,Intel隨后就提出了鐘擺計劃。即每一次處理器微架構的更新和每一次芯片制程的更新遵循“Tick-Tock”規(guī)律,名稱源于時鐘秒針行走時所發(fā)出的聲響。每一次“Tick”代表著一代微架構的處理器芯片制程的更新,而每一次“Tock”代表著在上一次“Tick”的芯片制程的基礎上,更新微處理器架構提升性能。一般一次“Tick-Tock”的周期為兩年,“Tick”占一年,“Tock”占一年。正是這套計劃,讓Intel在06年之后逆轉了局面。

Intel/AMD恩仇史:50年過去還在爭

2006年7月,Intel新一代處理器Core 2橫空出世(酷睿2,俗稱扣肉),使用65納米制程工藝,英特爾聲稱它會有40%的效能增長,同時減少40%的功耗。這一重磅產(chǎn)品的發(fā)布,讓AMD的Athlon 64 X2瞬間優(yōu)勢全無,性能寶座重新落入Intel手上(直到今天),高端雙核市場由Intel重新主導,新的產(chǎn)品定價,讓Athlon 64 X2一夜暴降千元以上......AMD沿用了3年、最成功、最耀眼的FX品牌,開始淡出人們的視野。

2005-2007年的法院糾葛

在這期間,AMD與Intel的恩怨情仇在法院里也糾纏不休。2005年,AMD向特拉華州提起訴訟,起訴英特爾違反反壟斷法。AMD同時還在日本進行了起訴。同年9月,Intel向法院提交了針對AMD的訴訟,反駁AMD的指控,并聲明其商業(yè)行為是公平和合法的。

時至2007年7月,歐盟委員會正式指控Intel多數(shù)針對主要競爭對手AMD的反競爭行為。

其實兩家公司在法院的糾紛一直存在,AMD曾指控英特爾用盡各種方法,濫用其在X86微處理器市場上的壟斷地位,以防止其它公司的正當競爭。AMD指證說,英特爾向只用英特爾芯片的PC制造商提供更多的優(yōu)惠,并處罰那些考慮購買AMD芯片的OEM廠家,而且為了阻止AMD獲得市場份額向客戶贈送其產(chǎn)品。  

英特爾稱,X86微處理器市場競爭很大,AMD沒能獲得市場份額是因為他們的產(chǎn)品多年來一直都沒有優(yōu)勢。

總之兩家的恩恩怨怨從產(chǎn)品到控訴,一直在糾纏.....

AMD的開核時代

2009年,AMD發(fā)布的Phenom II X3,開啟了AMD CPU“開核”時代的大門,“開核”之所以能深入DIY群體,最主要原因是它是免費午餐,只需一個簡單的操作,電腦性能就有可能提升一個甚至幾個檔次了。之后兩年,陸續(xù)出現(xiàn)了很多經(jīng)典“開核”CPU。但難扳大勢。

Intel/AMD恩仇史:50年過去還在爭

2011年2016年,Intel在高端處理器市場就一直處于領先地位,至今無人能敵。AMD不得不改變策略,被迫只能在價格方面展開競爭,這跟AMD在早期面臨的困境如出一轍。到了2009年,AMD開始把業(yè)務重心放在GPU上,在CPU上不于Intel正面競爭。 同年6月底,AMD正式發(fā)布醞釀多年的革命性產(chǎn)品——A系列APU,被劃分為A8、A6和A4三個系列,逐步取代Athlon II和部分Phenom II成為AMD今后的主力。對于A系列APU,CPU部分一般,但GPU部分性能相當給力。2011年:AMD推土機CPU、2012年:AMD打樁機CPU、2014年:AMD壓路機CPU、2016年:AMD挖掘機CPU。

AMD當初對APU的計劃十分雄心勃勃,定了個三步走的計劃,但APU的性能和特性乏善可陳,銷量上一直不如人意。

Intel/AMD恩仇史:50年過去還在爭

再次合作??

去年有消息說今年Intel和AMD將會進行深度合作,AMD提供多項關于核顯GPU的專利技術給Intel,以提高Intel CPU的核顯性能,Intel的核顯也將不再使用NVIDIA的技術。

今天有外媒爆料指出,Intel和AMD共同打造的CPU將會在今年推出首款產(chǎn)品,CPU部分基于Intel的Kaby Lake架構,GPU部分則采用AMD的Radeon核顯。并且提到這款新CPU的集成度不高,采用CPU與GPU分離設計,最后由Global Foundries或者臺積電代工成片之后交送給Intel進行最后的組裝,產(chǎn)品定位為中端和主流級別。

Intel和AMD的圖形技術交叉授權開始于2016年3月,目前雙方已經(jīng)達成新的協(xié)議,但暫時未公布新CPU的具體信息。

APU的核顯性能確實很給力,無論是GPU架構還是驅(qū)動優(yōu)化方面,AMD都是強于Intel和NVIDIA的,這次AMD和Intel雙方合作,新的CPU&GPU融合非常值得期待,也許會是歷史性的產(chǎn)品。


優(yōu)酷的內(nèi)容體系由劇集、綜藝、電影、動漫四大頭部內(nèi)容矩陣和資訊、紀實、文化財經(jīng)、時尚生活、音樂、體育、游戲、自頻道八大垂直內(nèi)容群構成,擁有國內(nèi)最大內(nèi)容庫。


物理裝置按系統(tǒng)結構的要求構成一個有機整體為計算機軟件運行提供物質(zhì)基礎。